「嗯⋯⋯可是我是物理系的欸?」
這是我聽到有人請我教 Python 時的第一個想法。
原本只是代一堂課而已,但不錯的時薪和視訊上課的優勢還是拉攏了我這沒錢沒時間的窮苦研究生。(對象是對岸的兩位初中老師,只能視訊上課。)
一開始總是會覺得自己沒什麼資格教人,畢竟不是資工背景的。
但想起鄭聖文說過的——計算思維不是指你考過什麼程式測驗;只要你會用電腦解決問題,你就有計算思維。
再想一想自己在實驗室當碼農的經驗,便覺得沒什麼好怕的了。
幾次上課後我才發現,Python 還是滿好教的。基本的數值運算、宣告變數和流程控制⋯⋯大概就是抓一個高能實驗的學生過去都可以侃侃而談的程度。
但有趣的地方在多想到的東西。
原本的講者已經做好一份投影片了,我只要照本宣科就好。但講到一半時,總是會想多說點什麼,像是重構或 prototyping:
「你現在的程式碼已經能做到想要的效果了。但你覺得能不能用更簡潔的邏輯,或是語法,做到一樣多的事情呢?」 「如果你覺得這個問題太難,那有哪一些簡化的問題可以先做出來,讓你理解這個比較難的問題呢?」
我猜純粹是因為這些想法——比起什麼是駝峰命名和蛇型命名——要來得有趣些。
文章的觀點很負面,它認為程式教育在那兒只是另一個升學的競技場罷了——「家長們其實都知道太過激了⋯⋯學校其實也清楚,但大家都按兵不動,因為身邊人都沒動⋯⋯誰動,誰就先輸了一陣。」
雖然報導是這樣寫的,但看到兩位老師聽懂程式的邏輯而恍然大悟時,我還是會覺得這樣的交流是有意義的。